呼吸机相关性肺炎(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,VAP)是指机械通气(MV)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,是医院获得性肺炎(Hospital-acquired pneumonia,HAP)的重要类型。
VAP相关因素分析
(1)空气因素。由于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多,并且病情比较严重,患者不能离开病房,这给病房内的空气消毒带来了难度,同时,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走动,也增加了病房中的空气污染,致病菌数量增加,导致VAP发生。
(2)宿主因素。患者年龄较大,由于患者自身基础条件较差,在呼吸衰竭并有程度不同的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,气道阻力增加,发热、躁动等,消耗多,再加上患者有吞咽困难、呼吸急促等症状,使食物摄入量减少,营养失调,导致整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,抵御细菌入侵的功能低下。
(3)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。由于机械通气时,气道对外开放,而且气管插管时对呼吸道粘膜的压迫导致气道粘膜损伤,使其屏障作用下降,另外插管过程中会提高细菌进入下呼吸道的概率,引起肺部感染。
(4)胃内容物反流误吸。胃肠道是革兰氏杆菌的主要定植场所,大约有1/2的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是由肠道杆菌引起的。一些有意识障碍或昏迷不醒的患者不能经口进食,因此往往需要进行鼻饲。而患者鼻饲时,因放置胃管刺激咽部,从而影响了食道管下段括约肌的关闭,
很容易造成误吸和反流,使胃部的细菌进入到下呼吸道,引起肺部感染。
(5)口腔护理不当。患者咽喉、口腔部位的分泌物是是进入下呼吸道重要的污染源,因此,对患者口腔的护理非常重要。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,实施口腔护理相对容易,但是对气管插管的患者,护理人员往往因为担心导管脱出,往往不能很彻底、仔细地实施口腔护理,这给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VAP护理对策
(1)加强病室的环境管理。
(2)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。
(3)合理进行呼吸道的温热湿化。
(4)控制胃内容物的误吸反流。
(5)口腔护理。
(6)尽早脱机,缩短机械通气时间。